是谁关心着微信运动排行榜?是谁风雨无阻的坚持为你点赞?又是谁购买了这些微信「刷步器」?
答案是中老年人。
打开你的微信运动排行榜,你会发现,最喜欢给别人点赞也最多赞的用户大多是中老年人。他们的生活圈子会对健康养生的话题格外敏感。在他们眼里,走路的步数基本等同于运动的强度。每天走上 10000 步,基本就是健康生活的代名词。
再加上微信运动第一可以占领封面;步数到了 5000 能做公益捐赠;支付宝的步数能成蚂蚁森林能量;平安保险健康行完成步数还能提升保险额度。种种因素作用下,在意步数的人越来越多,增加步数的法子也越来越多。
为了有效增加步数,我身边对数码产品不感冒的长辈甚至还戴上了运动手环,力求每一步都不被遗漏。
除了使用暴力「刷步器」刷刷刷;使用强健双腿走走走;微信上甚至还有很多公众号专门提供虚拟刷步服务。公众号引导用户下载刷步软件、注册账号并绑定所使用的设备,后台再回复账号和密码,即可成功修改步数。
当然,使用软件修改步数一经发现可能会受到封号处罚,更何况这对部分中老年用户来说其实也是有些门槛。
在这种需求无法被满足的情况下,就会有产品应运而生。比如你无法理解的销量过万的「刷步器」。
让「刷步器」有市场的不仅仅是虚荣心
月销量过万,「刷步器」如此受欢迎,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微信运动的排行榜的排名。只要是启用了微信运动这个功能的用户都会出现在这个榜单里,一天是走了十万步还是五步,都在榜单里明确的显示出来了。
看到榜单就会在意排名,看到榜单就会想要登顶。依靠着微信数量众多的好友,用户就会产生比较和谈论的欲望。
你看看你张阿姨,一天才走了 600 步,好懒啊。
妈呀,这个人一天七万步,他的腿还在吗?
当天步数最多的人可以占领封面,还有一些用户用这个封面玩了些梗。
但除了微信运动的高排名给人虚荣心的满足之外,支付宝蚂蚁森林的能量和公益捐赠也是刺激用户走走走的重要原因。
步数 5000 就可以完成公益捐赠,有很多用户都会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展示一些自己的爱心。而第二天 7:00 ~ 7:30 产生的蚂蚁森林能量,也是和微信步数有直接关系的。走的越多,收的能量越多。
你无法想象有多少人会为了蚂蚁森林能量走走走,就像你无法想象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热衷于用步数换取公益金一样。热爱阿拉善梭梭树和行走捐的人,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。
除了微信和支付宝两大国民应用之外,保险业也在激励着人们走走走。平安保险健康行每天完成固定的步数任务还能提升保险额度,有些保险公司还和微信运动进行了绑定,走到固定数量也能降低保费。
招商银行之类的金融服务机构也出了一些小程序,通过绑定微信步数可以「薅羊毛」。种种利诱勾引之下,在意步数的用户也会想尽办法,用步数换取更多的福利。
一个几十块钱的「刷步器」,可以拥有微信运动登顶的快乐,可以收蚂蚁森林捐公益金,可以提升保额减保费,还能参加各种活动「薅羊毛」。
也许你觉得很无聊,但是「刷步器」的目标用户可是觉得很值得的。一天走个二十万,成功登顶腿不断。
现在提倡健康的生活,许多的软件都推出步数记录功能,就连聊天功能的微信也有步数记录,还有步数排名,朋友中都会有比较谁第一这样,自己走有时候不一定能走那么多,有捷径修改微信步数?
捷径修改微信步数 打开手机的手机商城,在搜索中填【Workflow】这个软件,下载并安装
在微信的“微信运动”,可以看到自己和好友的运动状态,还能确切的看到微信运动步数。微信运动步数,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,但是却可以从中解读出很多有趣的个人信息。一起来看下外媒对于“微信运动”步数的相关解读。
低于50步,宅或心情不好
微信步数很多时候低于50步,活动范围一般局限在家里甚至床和洗手间之间。这种情况,排除掉不开微信的可能,这种人可能是自由职业者,在家上班;也可能是心情不好、生病不想出门的人们……
外媒解读微信运动低于50步的人,一般在“跳一跳”这类小游戏中,常居高分榜,可谓是运动不够,小游戏来凑。
50-500步,可能是下楼买个东西
微信步数每天保持在50步-500步,这类人,比躺在床上的人,社交、运动范围稍微广泛。比如放寒暑假在家玩手机、玩游戏的学生。
如你所料,这类人还有可能是来回换衣服但却找不到适合出门的衣服,然后果断卸妆、换上睡衣继续宅的小姐姐;说好出去约会但被小姐姐放鸽子的小哥哥;打算出门却被大雨阻挡回来的人们等等。
500-8000步,学生、上班族居多
微信运动在500-8000步,是很多人的运动常态。普通白领上下班走的路,挤过的早高峰晚高峰足以达到这个步数。而学生,一天来来回回走路去教室、吃饭、上洗手间,8000步妥妥的。
每天走500-8000步,这种人过着朝九晚六的上班生活,也有过着三点一线的学生生活。如此循规蹈矩,可谓是宠辱不惊,也许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状态。
8000-30000步,认真工作生活的人们
微信运动长期处于8000-30000步,运动量大。一般是工人、销售人员和剧组工作人员。不排除是逛街的男男女女、每天固定运动量的运动达人等等。
运动保持在8000-30000步这个频段的,要么是工作需要,要么就是兴趣和生活需要。这类人,可以说是一群认真工作和生活的人。因为除了工作,长期保持这样的运动量,去运动、买菜、逛街,那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坚持。
30000步以上,我们离不开的工作者
微信运动到达30000步以上,人群集中在快递员、搬运工、清洁工人等一线工作者。他们在岗位上,风吹日晒,日行万步已是常态。
微信步数30000+的人,除了城市的服务工作者,也有可能是创业初期的创业者、登山运动员等等。也许更让你想不到的是,步数达到30000+的好友,背后可能只是一只绑了手机的狗狗、计步器所创造的排名。